开栏语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1年5月27日,海南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海南从决战脱贫攻坚进入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一年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力引擎,一支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在实践中迅速成长,全省各市县涌现出一大批在种植、养殖、创新创业等方面富有影响力的乡村致富能人……即日起,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海南乡村振兴网推出《我和我的家乡——聚焦海南乡村振兴建设》系列报道,以最接地气的视角展现海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所做的努力和收获。敬请关注。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5月的毛纳村处处都是好风景,村里的凉亭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音犹在耳:“乡村振兴工作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首先要巩固脱贫成果,巩固住再往前走,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十三五”期间,海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21万户64.97万人全部脱贫,6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按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大考,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了优异的海南答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海南踏上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一年多来,全省上下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谋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为筑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基础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奋斗。
变了!这是村民、脱贫户、驻村干部、返乡创业大学生在这一年来最深切的感受。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钟圆圆/文 李昊/图
海口金堆村
从“主线”到“底线” 从帮助脱贫到防止返贫
5月,海口美兰区金堆村的百亩睡莲基地花开灿烂,池塘里的小鱼游得正欢,游客一茬接着一茬。
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队员们却顾不上欣赏村里的美景。“脱贫户冯所球一家遇到了大难题。”5月23日下午,在去往冯家的路上,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龚鑫淼告诉记者,冯所球的眼睛检查出了问题,有失明风险,一家人忧心忡忡。冯所球的妻子王俊四是个要强的人,工作队上门了解情况,她很少说困难。
和村里其他脱贫户相比,冯家的情况极为特殊。2021年7月,工作队刚到村里没多久,就听说王俊四的大女儿婉婷考上了大学,花费陡然增加,丈夫干不了重活,婆婆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三个孩子还在上学,家里主要靠王俊四支撑着。
恰逢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启动2021年度“帮扶困难家庭大学生圆梦行动”,工作队发来求助信息,通过报道,爱心人士提供了暑期工和4000元善款,关爱下一代基金会也伸出援手,一家人的担子轻松了许多。
“脱贫攻坚时期,帮助贫困户脱贫是主线任务;乡村振兴阶段,防返贫监测是‘底线工程’,只有守住这条底线,我们才能在乡村大展身手。”金堆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杨杰告诉记者,过去一年,工作队持续关注脱贫户、三类人员、重点户、突发大病户的家庭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比如王俊四一家,工作队通过教育、金融帮扶政策,帮助解决难题。最近,王俊四利用2万元贷款发展产业,在新开辟出的土地种上了柠檬、槟榔、地瓜,长势正好。
过去一年,海南将防返贫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将5个脱贫县、102个发展相对滞后的脱贫村列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村,整合资源重点帮扶;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全面规范监测对象的识别和帮扶,对有返贫风险的群体提前介入帮扶。
过去一年,海南没有发生返贫问题。近日,2022年度全省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已经启动,目标是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白沙对俄村
从“护苗”到“育林” 从关注贫困户到考虑全村村民
“扶贫像‘育苗’,要重点关注贫困户;乡村振兴像‘育林’,要考虑全体村民。”2018年,秦禧就开始到基层驻村,辗转3个村庄,留下了不俗的成绩。2021年继续留村,担任白沙对俄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秦禧的心态开始发生转变。
“现在我已经学会‘讨价还价’了。”来到脱贫户符亚态家里,秦禧一边问他的家庭近期情况,一边夸赞他的“庭院经济”有特色,问起产业发展的情况,建议他多思考发展新产业,在土地上创造更多价值。
“我希望他们能够挑战自我,伸手碰一碰,往高处跳一跳,过上更好的生活。”从前的目标是脱贫,现在,秦禧对脱贫户有了更高的期待。
以前搞产业,首要目标是多惠及贫困户,让村民增收。现在搞产业,要从全村通盘考虑,资源要利用好、结构要合理、特点要鲜明、发展要持续、产业链要延伸。比如打造什宽河附近的“网红景观”,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思考利用自媒体宣传等,这是秦禧在以前的扶贫工作中较少接触的。
光有产业还不行,桩桩件件小事都要对标乡村振兴。在裸露土地种上大叶草、太阳花、菊花等植物,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用“小成本”景观实现生态宜居;推进平安乡村联防联控智能平台建设,给家家户户装上监控,这是基层治理;把新华书店搬到村里,把党史学习教育搬到书店,给返乡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这结合了文化、人才等。
“从按照目标务实做事到高站位谋划乡村发展,我们的工作面更广了,工作要求也更高了。”秦禧明显感觉到,乡村振兴不仅考验驻村干部的意志力和执行力,更考验谋划能力、资源整合利用的能力,驻村干部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过去一年,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分层分类精准培训驻村干部,不断提高其能力。在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班上,秦禧学理论,拓思路;外出考察,学村级规划、土地整合、资源利用,学习新颖与务实;与企业交流,通过“头脑风暴”,学习经营乡村。
“我们是奠基者,既要把基础打牢,又要带头敢闯敢干。”秦禧说,奠基者的使命是要营造好振兴乡村的氛围,让这种氛围影响村民以及后来的干部,把大家的思维逐步引导到探索乡村全面发展上。
临高黎安村
不是“盆景”而是“风景” 不是个人事情而是多方参与
乡村振兴不是造“盆景”,而是造“风景”。从村民发展到山乡巨变,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多方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思维的改变体现得尤为明显。
5月23日,在临高东英镇黎安村的“耕读山房”自然劳动教育营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正在进行。犁地、施肥、拔草、喷药,临高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在菜地里和稻田里挥洒汗水,指导孩子们劳作正是承包这些土地的村民。
“以公司的思维去经营乡村,这就是我们的合作社。”营地创始人陈江豪是返乡创业大学生,黎安的合作社有社员约200人,村民每人投资200元入股,公司不承包土地,而是邀请村民在活动中担任指导员,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活动土地上的产品,获得村民认可。
营地从2021年7月开始试营业,不到一年时间,已经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千万投资,成为东英国际慢城的重要板块。
“乡村振兴阶段,有关部门的思维也在改变,他们很愿意去挖掘乡村新的可能。”陈江豪告诉记者,不同于脱贫攻坚阶段,目前的乡村产业升级没有现成经验照搬,各方参与者都在突破原有思维,探索新路。陈江豪眼中的转变,与干部的思维转型密切相关。
2021年5月,海南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19个市县(区)扶贫部门调整重组、乡村振兴部门挂牌,扶贫干部开始转型。
临高将10余名干部派往江苏学习半年,投入2.34亿元产业资金打造东英国际慢城,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如今已带动46个脱贫村持续发展,打造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指山水满乡
既要“一花香飘”又要“百花齐放” 既要茶旅融合又要集体经济
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火了!村里一个月接待了上万名游客,许多人专程驱车数百公里,就为了品一口水满茶。近年来,水满乡引进企业,鼓励村民创办合作社种植大叶茶,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琥珀汤、奶蜜香”的五指山红茶美名远扬。
茶园只能种茶吗?水满乡的椰仙观光茶园给游客提供炒茶、品茶的体验,给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茶园不仅仅是种植基地,也可以生产、观光、品尝。”茶旅融合给水满乡的基层干部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2021年,水满乡开始在毛脑村委会脱贫户王琼香的茶园打造成观光茶园。王琼香带着记者往茶山上走,沿路的阶梯还在修建,山顶的凉亭已经完工,半山腰的小屋也初具雏形。站在茶山上,可赏远眺群山连绵,阡陌纵横,流水潺潺,好不惬意。
茶农王启望也瞄准了茶旅融合,打算在茶山上开办共享农庄。返乡创业10年,随着茶产业的发展,五指山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越来越多大学生回乡做“茶文章”,在种茶、售茶、宣传上下功夫,以年轻人的视角打造“网红产品”。
毛脑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寿告诉记者,除了茶旅融合,乡村振兴工作队还帮助村里成立了海南一八六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村委会控股,用公司经营乡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过去一年,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安排不少于50%的三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化、融合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六带动全覆盖”产业帮扶利益联结机制,即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监测对象发展生产全覆盖。
这一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村集体经济茁壮成长,乡村经济开创新局面。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是一场接力赛
5月24日召开的“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上,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蔚表示,这一年,省乡村振兴局高位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下来,海南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紧抓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关键,依托海南特有生态资源禀赋,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切实加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多渠道、多举措凝聚帮扶合力,吸引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分层分类培训好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提质增效;推动乡村建设全面展开,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乡村等创新模式,开展好乡风文明“七个倡导”活动,组织好“破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文艺宣讲,促进乡村治理向纵深推进。
刘蔚表示,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将继续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首要位置抓实抓好,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海南样板”。